土豆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个人博客 > 程序人生

程序人生

刘迅:环境造就的历史

2022-04-29 22:44:01程序人生
  可能因为天性比较云淡清风吧,我是宁可看武侠也不爱读理性枯燥的书籍,这次花了几个月磨磨蹭蹭地硬是读完了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因为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俄罗

  可能因为天性比较云淡清风吧,我是宁可看武侠也不爱读理性枯燥的书籍,这次花了几个月磨磨蹭蹭地硬是读完了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因为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也牵动人心,而这本书正好讲述了病毒和战争。

  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说服读者,历史绝对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事实。”那么历史的背后是什么呢?战争制造天灾人祸,为什么聪明绝顶的人类社会仍然是战火连连?这本书以新几内亚岛一位政治领袖人物亚力的问题贯穿全文,“欧洲白人社会与非洲黑人社会的发展轨迹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作者尝试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当做科学来研究,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条分缕析地展示出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了解是什么造就了现代社会,塑造未来的可能又会是什么。他得出的结论是:环境影响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各族群历史循着不同的轨迹开展,是因环境而非生物差异造成。各大洲上的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历史,原因不在人,而在环境。

  戴蒙德认为,各大洲环境的不同特征,每个特征都能影响人类。地理条件和生态因素的迥异导致了不同的食物获取方式,而那些在粮食生产方面抢占先机的族群,最终无一例外都获得了“胜利”。其原因在于:1.粮食生产能带来稠密的人口、猖獗的病菌、技术的发展和复杂的政治组织,自然还有其他可以使社会拥有强大力量的特征;2.粮食生产使定居生活的财产积累成为可能;3.粮食生产决定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的复杂程度;4.盈余的食物可以养活不从事食物生产的其他行业的人口;5.粮食生产促进病菌、文字、技术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的发展。6.从在稠密的人口中演化出来的病菌,比起欧亚的枪炮或钢铁武器,欧亚的病菌杀死了更多美洲土著和其他非欧亚人种。反过来说,欧洲人到了新大陆几乎没遇上过什么致命病菌。

  首先,人类如果想获取更多食物,增加人口密度就必须豢养大型哺乳动物和栽种作物。但是因环境存在差异,可供驯化的动植物资源不同,作者为此将肥沃新月地带和新几内亚进行了对比说明。肥沃新月地带的优势在于:1.原生作物一年生居多易于驯化便于储存;2.原生作物本就茂盛多产,给农民省了驯化之工;3.原生作物雌雄同株自花授粉比例很高,易于选择并保持优良性状;4.环境和气候(地中海气候)得天独厚的优势保证品种繁多的野生植物可供成为作物的祖先;5.有大量的得到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新几内亚的劣势则在于:1.新几内亚没有驯化出谷物;2.新几内亚没有可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3.新几内亚的地理位置不好,块根作物的营养极为有限。

  第二,因气候和环境因素,使得各大洲的传播与迁徙速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同一纬度的昼夜、季节变化、气温和降雨甚至特有病菌等相差无几,因此,欧亚大陆东西轴向的地理分布在作物、技术和发明等方面的传播速度,远胜于南北轴向的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其农业和技术的传播与迁徙方面,所受气候、生态和地理等障碍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欧亚大陆的社会形态能够产生迅速的演变,从狩猎-采集族群较快地演进至粮食生产族群。

  第三,各大洲与外界沟通的难易程度不同。欧亚大陆是东西轴线的,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似的纬度和气候,没有严峻的地理和生态挑战,便于文明的传播。而因受到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多重阻碍,欧亚大陆的动植物和技术很难跨越大洋深入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那些地方的某些区域甚至只适合狩猎—采集族群生存,无法形成农业。www.potatoyun.com

  第四,面积越大、人口总数越多,越能积累粮食盈余的人口稠密的洲,就越可能诞生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社会形态。文字的发明与等级分明的社会和复杂集中的政治机构密不可分,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相较之下,狩猎采集社会既没有演化出相应的农业机制和社会机制,也没用相应的场景使文字的使用成为必须。文字的发展增强了欧亚社会的竞争力,使交流更加密切,信息传递效率更高,出现更多的发明家,导致更大的竞争。

  作者用这篇规模宏大巨著展示了时间跨度为1.3万年的人类发展动程,在我看来,环境造就历史,实质上就是强势族群对资源对优质生存环境占有和掠夺的历史,世界的走向无疑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不同的因素或许重要程度不同,但没有哪一种因素可以说是唯一的终极因素,因为我们所感受所认知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解读也不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