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个人博客 > 程序人生

程序人生

桂永胜:皖南有座琏溪村

2022-04-08 22:59:56程序人生
  琏溪村,位于皖南山区的石台县城东部,距县城二十三公里,地处秋浦河的上游。琏溪村村名的由来,是因为古时候在当地有两条溪水汇集在此,在村口形成了一个像古代庙宇供奉五谷的容

  琏溪村,位于皖南山区的石台县城东部,距县城二十三公里,地处秋浦河的上游。琏溪村村名的由来,是因为古时候在当地有两条溪水汇集在此,在村口形成了一个像古代庙宇供奉五谷的容器—琏,故称琏。形状一边委婉,一边较直,非常美观,以前是木制,后来是铜铸。琏溪村处在当地石台、祁门、黟县三县交界处,古时石门岭栈道由此通往黟县,与祁门的大洪栈道相连通,是当时人员往来、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据《石埭县志》记载,琏溪村村落形成于明代初期,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尽管有的已被毁坏,但我们仍然可以观赏到古徽派建筑的风貌。

  村口有口古井,名叫昭公井。昭公井于明宣德元年建于昭公祠之侧,通往黟县—祁门古徽道的商客皆在此驻马饮水。有诗赞曰:昭公祠畔昭公井,井映明霞水映天,一捧琼浆安远客,逆途和顺梦悠然。往前有个油坊,始建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琏溪是通往黟县、祁门之要道,商贾云集,古有千户丁、百门商。这个村落以汪姓为主,汪氏后裔雀氏在此经营油坊,利用当地的菜籽、桐籽、乌柏籽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木榨工艺,榨出的油远销沪、浙等地。因为雀氏慈眉善目,童叟无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所以“油婆婆”声名远扬,真名反而不为人所知。旁边有个芝香堂,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是琏溪村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幢古徽派建筑。相传,也是汪氏后裔尚恩公利用祖传技艺在此制售各种糕点。用料讲究,品种繁多,其传统糕点“孝母粑”更是远近闻名。“吃了孝母耙要把父母孝”,不仅香味可口,更是寓意深远。往前走,我们看见有八个体积很大的石磙。大家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古时每家每户要抽丁征用,或从军,或劳役。在被抽到的百姓家门口,朝廷就会用这个石磙插上一杆旗子,那么这个石磙就叫着旗鼓。有句成语叫“旗鼓相当”,是古时候军队用来发号施令的,放在被抽丁的百姓家门口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标识,一种荣耀。以前琏溪河水很大,解放后部队帮助地方建桥时,就用这些旗鼓来做桥墩。在琏溪村被批准为中国传统村落之际,为了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来展示古村落的风貌,相关部门委托村里,把这些旗鼓从河里捞起安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观。

  再往里面就是琏溪村的标志性建筑---“汪氏宗祠”。据清道光年间修订的《汪氏宗谱》记载,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1424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由石台琏溪的汪氏旺族伙同其14支异地汪姓宗族合建而成,是石台、祁门、黟县等地汪氏家族的宗祠。当年围绕总祠的同时建起的还有八大分祠分布在总祠的八个方位,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连总祠在内共有九座,"九"又是数字中最大数,寓意总祠至高无上。据当地老人介绍,原本总祠内挂有金字匾额,可惜在文革期间,连同八大分祠统统被消毁了。

  宗祠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面宽24.6米,进深33.1米,脊高10.2米。采用明代最典型的建筑风格,全祠共有99根合围的立柱落地。其中正厅之中的四根柱子直径达1.05米,柱子两头较细,中间略粗,像穿针线的“梭子”,所以叫做"梭柱"。屋内四周是观戏台,观戏台的四周檐口每间隔1米,建有最能代表明代建筑风格的斗拱,似一朵朵祥云在祠内缭绕。地面清一色青石板铺就,尤其是天井部分,构造新颖,科学合理,天井周围的沟渠与全村的进出水渠环环相通,整个祠内长年活水不断,既美化了周围环境,又净化了祠内空气。最为奇特的是全祠木材的选用与搭配,据说全祠一共用了香椿、香榧、枫香、柏木等10余种上等木料,经过科学搭配,产生一定的驱虫药效,使整个祠内没有一个蜘蛛结网,虽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依然干净如初。一般宗祠建筑由三部分组成:门厅、香堂、寝楼。它起着五个方面的作用:(一)祭祖每逢重大节日全族人在这里祭拜祖先;(二)耀祖 把祖上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画像悬挂在此,供后人景仰;(三)集会 宗族重要的会议在此召开,重大事项在此作出决定;(四)执法宗族中有人触犯了族规,在这里听候发落;(五)励志 让后生在这里敬仰前辈,知晓族规,激发求知欲望,发奋立志成才。www.potatoyun.com

  琏溪村是2014年被批准为中国传统村落,那汪氏宗祠是1998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石台县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宗祠。在古徽州,像这样的宗祠,在每个村落几乎都有。古徽州辖一府六县: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婺源,府设在歙县,这一带以前也属于古徽州。古徽州都是山区,自古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加田园”之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贫穷。“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话就是对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好多人从小就离乡背井外出做工,大都是去了与古徽州相邻的江浙一带的商铺学徒。那里是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时间一长,这些学徒的娃娃们慢慢学会了经商之道。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困境,回到家乡把山区的木材和各种山货通过水路(当地秋浦河)和旱路(古徽道)贩卖到外地。有的干脆在外面开起了商铺,经营的商品除了山区特产外,还涉及到粮食、盐巴、当铺、钱庄等等。这些人就是后来享有盛名的徽商。古徽州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移民,是躲避北方的战乱,来到这里。当初在北方,很多是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底蕴比较好。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就是古徽州人头脑灵活,能想清楚事情。富裕起来以后的徽商,做了两件非同凡响、意义深远事情。第一事情就是发展教育: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商对教育空前重视,投巨资请先生、办学堂,使徽州教育兴盛起来。明清两朝,徽州共出了28位状元,占这两个朝代状元总数的八分之一。徽州人爱读书、重文化,这对后来形成的古徽州民风民俗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二件事情就是回到家乡大兴土木,建造房屋,主要以祠堂和民居为主。祠堂、民居等古徽派建筑集建筑结构与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身,有机结合,竞相生辉。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让人叹为观之。

  琏溪古村落虽然不及西递、宏村、龙川保存得那么完整,但我们从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皖南山区的一颗灿烂明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源远流长的文化才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崛起的灵魂和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