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诗词歌赋 >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原雪瑞||《【文史悦读】代县北齐长城的变迁史 》(整理篇)原创欣赏

2021-08-06 18:11:42现代诗歌
【文史悦读】代县北齐长城的变迁史文/原雪瑞  长城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因了其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和独特的地标性建筑价值,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代名词,倍受世人瞩目

【文史悦读】代县北齐长城的变迁史

文/原雪瑞

  长城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因了其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和独特的地标性建筑价值,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代名词,倍受世人瞩目。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追溯至有文字记载的燕、赵、魏等诸侯国,后经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少数民权政权规模扩张,长城长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华夏大地的一个平凡音符。长城内外是人家,因了一道漫长的分水岭,人世有如阴阳相隔,望断飞雁;又因和亲促成两厢联姻,商贸不断。这就是长城的冷酷和悲催,开放与明理。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出现各国分裂割据、相互对峙的局面。在军事冲突的动荡期,为江山永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筑城活动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历史的车轮经汉、魏负重行进至南北朝,南北两势虽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该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至此民族融合发展又掀开新的史页。大规模修筑长城开始旧事重题,不过此次修筑目的不同于以往,统治政权野心愈发膨胀,己从封建诸侯间的偏安一隅、互相防御转变为保护农耕、增加人口、掠夺资源、巩固政权、扩张版图上来,力求构建一种长治久安的社会经济秩序。

  东魏武定元年,为了防止柔然、茹茹等民族的南扰,于是在最北山岭之上修筑了一条长城,史称东魏“肆州长城”。长期以来,人们讨论肆州长城众说纷纭,不过只能纸上谈兵,直到2000年,文物部门才揭开它的真实面容。

  东魏肆州长城分布于今宁武县、原平市境内,大体呈东西走向,现存遗迹的实际长度大约为140余里,在代县白草口村西南方向。肆州,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宣武帝时移治九原城(今忻州市)。辖境相当于今忻州滹沱河、牧马河流域。北周大象元年(579)移治广武县(治所为今山西省代县阳明堡镇古城村)。隋开皇五年(585)改为代州。

  政权的更迭赋予长城超凡意义的江山梦想和固边改革的良药。这时北朝几个民族政权开始明争暗斗,原鲜卑汉化高氏执掌东魏大权,边境烽烟四起,拥兵自重、运筹帷屋的高洋于550年乘机废东魏傀儡皇帝孝静帝,建北齐国,史称文宣帝。北齐于天保三年(552年)定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其疆域东滨渤海,西接北周,占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南犯,巩固北方边防和抗衡西部北周(前身为西魏),共在雁门分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此处提及的雁门,正是现在代县。北魏元明帝曾至雁门关,望祈恒山。目前,大同境内遗有北魏长城。

  修筑长城是诸侯兴衰共同追求的价值,都是为了达到不武之胜的目的。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北齐于最北长城内侧砌筑第二道防线。据《北史·齐本记》载:“天保八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拨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这段内长城,自今山西省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山西省下关附近。

  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群雄逐鹿,突厥发动二十万兵民来毁长城,并且准备入侵恒州(大同平城)。北齐割据政权为防患于未然,又于河清四年(565年),对原东魏时所筑一段旧长城增筑至现今代县雁门关。

  是年又对在公元557年所筑内长城进行修葺、加固。自此北齐纵横驰骋,开疆拓土,一路旗开得胜。据资料载:当时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长江流域,这时北齐通过发动战争,猎获大量人口、牲畜,因了长城屏障的庇护,北线无犯,南以长江之险挡南朝各国于江南,国力达到鼎盛,霸业逐成。

  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认定,代县目前境内共分布有15段北齐长城遗址,散址长达 40195米,其原初风貌分别为黄土夯筑、土石夯筑、石砌墙体三种。其中己开发的雁门关长城段海拔在1600~1750米之间,墙体有夯土、砖砌、石砌三种,共存墙体3段,全长约4218米。沿线存关1座,堡3座,敌台13座,烽火台23座。据清光绪六年(1880)《代州志》载,此长城始建于北齐,北周大象年间 (579-580)增筑,隋、宋各代都有修筑,现存为明万历三十四年至四十二年 (1606-1614年)在北齐旧址上加高砌砖重筑。

  代县北齐长城沿恒山余脉雁门山(勾注山)系绵亘40余千米,与山阴广武长城相接,忽隐忽现一直延伸至朔州境内。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雁门与雁门山之概念,据权威考证:雁门一词最早源于雁门山。早期的雁门山实际上并非如今山西代县的雁门山,而是在大同市阳高县和内蒙古丰镇市之间。《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中载:“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意思是说雁门山周围有大雁,冬天从那里南飞,春天又经那里回来。雁门山在高柳的北面。高柳又在代北。其实,高柳就是如今的大同市阳高县,那里战国时期为代地,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角逐的前沿。也就是说最初的雁门山是在阳高县北,因大雁而得名。代县人囗中传的所谓雁门山原名勾注山,因了雁门关将其所在山美其名曰雁门山罢了,也可以唤作舶来品。战国赵武灵王设雁门、云中和九原三郡。雁门郡正源于当地雁门山。后秦灭赵后,设代郡于高柳。秦汉时雁门郡之郡治在今朔州市右玉。东汉未年,雁门郡迁址广武,今代县附近也。西晋八王之乱后,北魏元恂筑雁门关,派兵驻守,于勾注山阻断南北往来交通。后北魏明帝移治古上馆城内,即今代县城。大同境内有北魏长城,却缺北齐长城,北齐长城有的地段居鬼门天险让人惊魂不定,有的地段巧夺天工使人叹为观止,有的地段烟火人家令人心驰神往。在代县长城系列中,最为吸睛的地段当为猴岭山险起伏落差最大的裸脊之处,在北齐遗存基础上明代迭压修筑的代县白草口锯齿长城因了其原汁原味的惊、险、奇与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成为中外网红打卡地,可谓长城瞭望双绝。让游客从不同方位观察,那种视觉冲击力简直直荡心扉,敬畏之余,总有一种百看不厌之眷恋。北齐白草囗(白草口行政区划由原白草口乡归属雁门关镇)长城地处交通要塞,地势险要,山水阻挡,结构形制段段分明。当时宽阔的河床共有三道水上边墙,外夷只有突破这三道水上防线,才有机会进入雁门关险要铁裹门。

  北齐长城,作为通往历史纵深的地表建筑,折射的是北齐六代帝王的战略布局,虽然战场尽在漠北,几无冲击,但让塞外贼寇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无形中确保了中原大后方的安宁,只要从塞外过了代县白草口,便高枕无忧。真正发挥了外壮内固的功能,它既是地理上的标识,也是文化的分界线,代县北齐长城可谓刻在雁门大地上一卷立体的史记残本。

  经实地踏勘,现代县北齐长城遗存起自雁门关镇麻布袋沟村西北约2千米处,经雁门关镇白草口村和 高二沟村,上磨坊乡义成沟村、黑石头湾村、蔡家园村、下蔡家园村、大滩梁村和枣林镇刘元坪村、长城村,于长城村东3公里处入应县。县境内大体呈东西向,全长约80公里。遗址时断时续,墙体由花岗岩、砂岩块石垒砌,大部分塌毁,个别段落尚保持完形墙体。现存地面之上残段最高难2.5米,宽2米。北周(前身为西魏)紧邻北齐,虎视眈眈多年后,一举歼灭北齐,吞并北齐所有辖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移肆州治此。5月,突厥又寇并州(山西太原)。6月,北周为巩固北防“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资治通鉴注》载,“修齐所筑长城也。”这与《代州志》所述同。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肆州为代州。

  北齐长城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是雁门特定时期的政治产物,成为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之地理分界。不过新时期的当下,展示、利用要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原则上能不动就不动,拆了重建就不是文物了,有意破坏毁损,就够成了犯罪。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有效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促进中华文明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