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欣赏 > 经典美文

经典美文

《山海经·西次二经》译文与赏析

2021-02-23 16:01:30经典美文
  西次二经  在吕调阳看来,这一卷说的主要是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的一系列山脉。  【原文】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qián)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

  西次二经

  在吕调阳看来,这一卷说的主要是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的一系列山脉。

  【原文】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qián)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译文】

  西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做钤山,山上盛产铜矿石,山下盛产玉,山中的树大多是杻树和橿树。

  【原文】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其中多藻玉(2)。

  【注释】

  (1)河:古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大多是专指黄河,这里即指黄河。但本书记述山川水流的方位走向都不甚确实,所述黄河也不例外,再加上黄河在古时屡次改道,所以,和今天所看到的黄河不尽一致。现在译“河”或“河水”为“黄河”,只是为了使译文醒目而有别于其他河流。以下同此。

  (2)藻玉:带有色彩纹理的美玉。

  【译文】

  向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泰冒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藻玉。

  【原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译文】

  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数历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矿石,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杻树和橿树,而禽鸟大多是鹦。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珍珠。

  【原文】

  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1),其木多棕,其草多竹(2)。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3)、青碧。

  【注释】

  (1)青碧:青绿色的玉石。雄黄:也叫鸡冠石,是一种矿物,古人常用作解毒、杀虫的药物。

  (2)竹:这里指低矮而丛生的小竹子。

  (3)磬石:可以做乐器的石头。

  【译文】

  再往西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高山,山上有丰富的白银,山下到处是青玉、雄黄,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而草大多是小竹丛。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玉。

  【原文】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niè)(1),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dí)而五采文(2),名曰鸾鸟(3),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1)石涅:就是石墨,古时用作黑色染料,也可以画眉和写字。

  (2)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

  (3)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往西南三百里,有座山是女床山,山南面多出产黄铜,山北面多出产石墨,山中的野兽以老虎、豹子、犀牛和兕居多。山里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字叫鸾鸟,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龙首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铁矿石。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泾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zuó)牛、羬(xián)羊、白豪(1)。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fú)徯(xī),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2)。

  【注释】

  (1)白豪:长着白毛的豪猪。

  (2)兵:军事,战斗。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鹿台山,山上多出产白玉,山下多出产银矿石,山中的野兽以牛、羬羊、白豪居多。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雄鸡却长着人一样的脸面,名叫凫徯,它的叫声就是自身名字的读音,它一出现则天下就会有战争。

  【原文】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tán)楮(chǔ)(1),其中多女床(2)。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1)檀:檀树,木材极香,可作器具。楮:即构树,长得很高大,皮可以制作桑皮纸。

  (2)女床:草类植物名,据古人说是女肠草。

  【译文】

  从鹿台山往西南二百里,有座山是鸟危山,山南面多出产磬石,山北面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生长着很多女肠草。鸟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许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1)。

  【注释】

  (1)大兵:大的战争。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小次山,山上盛产白玉,山下盛产黄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猿猴,但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名叫朱厌,它一出现就会有大战事发生。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é)(1),其阴多碧,其兽多(zuó)牛、麢(líng)羊。

  【注释】

  (1)垩:白垩,白色土。

  【译文】

  从小次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是大次山,山南面多出产垩土,山北面多出产青玉,山中的野兽以牛、羚羊居多。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熏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是熏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而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zhǐ)阳之山,其木多稷(jì)、枏、豫章(1),其兽多犀、兕、虎、犳(zhuó)、(zuó)牛(2)。

  【注释】

  (1)稷:即水松,有刺,木头纹理很细。豫章:古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木,有樟脑香气。其实,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木,生长到七年以后,枕、章才能分别。

  (2)犳:据古人讲是一种身上有豹子斑纹的野兽。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有座山名叫阳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水松树、楠木树、樟树,而野兽大多是犀牛、兕、老虎、犳、牛。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yǔ)琈(fú)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译文】

  从阳山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是众兽山,山上遍布琈玉,山下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有丰富的黄金,山中的野兽以犀牛、兕居多。

  【原文】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1)。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1)青:这里指石青,是一种矿物,可以制作蓝色染料。

  【译文】

  从众兽山再往西五百里,有座山名叫皇人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石青和雄黄。皇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táng)(1)。

  【注释】

  (1)棠:这里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而小点,可以吃,味道甜酸。

  【译文】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中皇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长满了蕙草、棠梨树。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mí)、鹿、麋牛(1)。

  【注释】

  (1)麋:即麋鹿,毛色淡褐,背部较浓,腹部较浅,雄性有角。因它的角像又不像鹿角,头像又不像马头,身子像又不像驴身,蹄子像又不像牛蹄,所以古人又称作“四不像”。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西皇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山中的野兽以麋、鹿、麋牛居多。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1),是食人。

  【注释】

  (1)罗罗:鸟名,也为首名。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莱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檀树和构树,而禽鸟大多是罗罗鸟,这种鸟是能吃人的。

  【原文】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qián)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shào)牢(1),白菅为席,其十辈(2)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xǔ)(3);毛采(4)。

  【注释】

  (1)毛:指毛物,就是祭神所用的猪、鸡、狗、羊、牛等畜禽。少牢:古代称祭祀用的猪和羊。

  (2)辈:类。

  (3)钤而不糈:祈祷时不用精米。钤:祭器名,或者说是祈祷的意思。

  (4)毛采:言毛物只用一只杂色雄鸡。

  【译文】

  总计西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钤山起到莱山止,一共十七座山,绵延四千一百四十里。其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而马的身子。还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和牛的身子,长着四只脚和一条臂,拄着拐杖行走,这就是所谓的飞兽之神,祭祀这七位山神,在毛物中用猪、羊作祭品,将其放在白茅草席上。另外那十位山神,祭祀的典礼是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祭祀神时不用米作祭品;毛物的颜色要杂而不必纯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