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个人博客 > 程序人生

程序人生

散文:金黄土 | 作者:郭中会

2022-04-21 22:00:05程序人生
  作者:郭中会  那片土地真的很神奇!我始终忘不了它。在我很小的时候,那土地就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黑龙江那地方的土地黑油油,平展展,人们都习惯的称它黑土地,

  作者:郭中会

  那片土地真的很神奇!我始终忘不了它。在我很小的时候,那土地就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黑龙江那地方的土地黑油油,平展展,人们都习惯的称它黑土地,实际上那里除了黑土层较深的土质外,还有盐碱地和黄土地,我的老家田石匠村就是清一色的“破皮黄”,这种黄比中国西部的黄土颜色浅,黄的透亮,村里人都把这土质叫“金黄土”。

  据老人们说,金黄土是地主老掌柜田石匠取的名字。多少年来,村民们对这名字都认可,原因很直接,这种土质具有沙土和黑土结合的优点;这种土质可以把阳光有效的反射在植物叶面上;这种土质生长出来的粮食香味儿足、瓜果含糖量高、蔬菜翠嫩鲜美……

  田石匠村的特殊土质和水质是相互关联的,这里的水是极其罕见的甜水!夏天,水井里的凉水是人们的最爱,时值大伏,三十几度的气温,喝上一口“井拔凉水”、美得你心都甜透了,它是现在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它的甜是淡淡的、甜度恰到好处;它纯、没有一丁点儿的添加成分;它天然、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不过这个口福大多只有田石匠村里的人才方便享受,偶然有外村子的人前来取水,一个来回儿最少六七里的路,等到了家,那水便失去了本来的爽意!

  田石匠村东边的坡地、地势最高,上了年纪的人说这是一条黄龙,是村子的“龙脉,”每年春天,这块地行风最盛,每当刮起西南大风的时候,地里就会旋动起黄色的尘浪,村子里的人都相信那是起黄龙的好兆头。待天清风停,有待产女人的人家就会去风道收些大风送来的细土面儿,等到生产婴儿后,用它做“尿不湿”。老人们说,这是龙池土,镇灾辟邪、干净细腻,不伤孩子。不知道这用这土做婴儿的尿不湿是否妥当,是否干净,但,它至少说明金黄土养育着田石匠的子孙。

  春风不是没有“理由”而随便刮的,一场大风过后,地表就会均匀的铺上一层细细的、较深颜色的土,据专业人士讲,这是“交换土壤,”等于给土地施肥。奇怪的是,这种交换只在东边的“黄龙地”进行。自然,这块“黄龙地”每年都满负荷的“贡献”着谷类、豆类、瓜果、蔬菜……

  黄龙地的地势南低北高,是种植香瓜最理想的地块儿,可以这样说,有了黄龙地才有了远近闻名的“田石匠香瓜”,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淀池(村)的烟,后淀池(村)的蒜,田石匠(村)的白糖罐(香瓜)。这种说法再确切不过了,每到三伏瓜熟的时候,前来瓜地“品鲜”的食客接连不断,吃客们的理由也是蛮充分的:别的村子没有这么甜的白糖罐儿瓜!

  我九岁那年,生产队的瓜特大丰收,妈妈说:这么多瓜都自己吃怪可惜的,去肇东(县城)卖点儿,下学期的学杂费就够了,说实话,再有这么多的瓜也不够我们几个狼一样的孩子吃,怎奈,家里的经济形势严峻,虽然极不情愿,也还是依了妈的主意。

  那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吆喝”。妈说:不用,找一块纸,写上“田石匠香瓜”就成。果然灵验,我做贼一样的刚把瓜筐放那儿,(那时候是割搞资本主义尾巴的),一个穿铁路制服的人,极其灵巧的“闪”了过来,田石匠的瓜?www.potatoyun.com

  嗯呐,我说。

  真的?

  真的!

  什么价?它问,

  三毛,我说。

  甭称重了,给你八块钱只多不少,赶快撤!闪电般的交易结束了,我不知道是惊喜还是害怕,总之心里扑腾的厉害!回到家,妈妈说:嗯,生意做的不错。

  实际上我自己清楚,这都是“田石匠香瓜”这几个字的功劳。

  进入老秋,金黄土地尽显神奇,那黄橙橙的苞米;那金灿灿的谷子;那黑如珍珠的糜子……乍看上去和其它村子的庄稼没什么两样儿,加工成粮食、做成米饭差异就大的去了,不用到跟前儿,光是那香味儿就足以让人垂涎。记得那时候,每当妈妈捞米饭,我最喜欢站在旁边儿贪婪的吸吮着扑面而来的香气。

  自我记事起,每年交公粮的时候,外村都有来换粮食的习惯,这是生产队和各家各户“捞外快”的最佳时机,在那个缺粮的年代,一百斤苞米换我们村八十五斤苞米,十斤谷子换八斤谷子,这不是个小数目,没办法,金黄土长出来的庄稼,就这么任性!

  腊月,让人最兴奋的是春节前二十天左右蒸黏豆包儿的时候,那些天整个村子是香的。这种特香型的糜子像香瓜一样“认地”,非种植在村东的阳坡地不行。

  那地里长出的糜子就是不一样,蒸出来的豆包儿、蜡渣儿一样的黄;那粘性、劲道不泄口,再蘸上事先熬制好的糖稀只要吃上一口就足以成为一生的记忆!

  离开老家整整三十年了,就像那首老歌的歌词那样:梦里常出现故乡的容颜,妈妈亲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我喜欢在“梦”里走进故乡,那里有甜甜的井水;那里有香喷喷的黏豆包儿;那里有金灿灿的“大粒黄”小米;那里有专门用来磨碴子的“金顶子”苞米;那里有著名的田石匠香瓜;那里有永恒的金黄土!

  金黄土,故乡的土,

  金黄土,母亲的土地!

文章评论